日照市東港區委編辦“三向”轉變 提升機構編制資源效能
發布時間:2022-04-02 08:57 瀏覽次數:22141
近年來,區委編辦按照“嚴控總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的總體要求,堅持向改革創新找思路、向內部挖潛要編制,以“三向”轉變為抓手,持續提升機構編制資源配置效能,為東港區實現“三區同建、三個前列”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機構編制保障。
一、在“嚴”字上下功夫,實現編制配置由“分散”向“集中”轉變。堅持“瘦身”與“健身”相結合,進一步精簡機構數量、盤活編制資源,實現機構資源配置與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耦合共進。借勢借力,向“改革”要編制。以事業單位改革為契機,對職責任務相近、設置重復分散、規模較小的事業單位,按照“宜減則減、宜增則增、宜合則合、宜并則并”的原則,依法依規逐一論證事業單位存在的合理性,將全區132個區級事業單位優化調整至104個、機構精簡達21.2%。嚴控總量,向“管理”要編制。牢固樹立機構編制程序意識,嚴格執行機構編制審批權限和程序,各單位確因工作需要調整機構編制的,要先在本單位完成動議等程序,再報機構編制部門論證。強化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力度,將編制使用情況、職責履行情況納入監督檢查重要內容,作為機構編制事項調整的重要依據。
二、在“活”字上下功夫,實現編制使用由“增量”向“增效”轉變。堅持有保有壓、動態調整,加大編制資源統籌調劑力度,優先保障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全區中心工作。探索高層次人才引進新模式。按照“儲備一批、周轉一批、使用一批”的原則,調劑147名存量事業編制資源建立高層次人才引進“蓄水池”,重點用于高層次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引進,實現人才專項編制的動態循環,有效發揮事業編制在招才引智和留才用才方面的保障作用。探索化解鄉鎮學校“小班額”問題新方法。針對農村義務教育適齡兒童逐漸減少造成鄉鎮學校閑置問題,在試點推行“九校合一”設立西湖實驗學校基礎上,持續加大教學點撤并整合力度,整合2所完全學校和3處教學點資源,綜合設立陳疃實驗學校,促進教育資源集約化。探索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新路徑。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聚焦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加強機構編制保障,近三年為區疾控中心安排13名用編進人計劃,持續增強疫情防控力量。圍繞提升區域化治理能力,在市場監管服務中心設立11個派出鎮街道的分支機構,各分中心與鎮街道市場監管所聯合辦公,形成“局、中心、所”工作合力。
三、在“優”字上下功夫,實現編制管理由“粗放”向“精準”轉變。積極探索機構編制管理新路徑,全面掌握事業單位管理、職能履行、人員崗位等情況,實現機構編制資源效益最大化。科學制定用編計劃。依托機構編制實名制系統,從人員年齡、學歷、專業等6個維度,進一步剖析人員結構、挖潛編制資源、強化人才配置,實現用編進人管理從重數量調控到重結構優化、引才用才工作從滿足單一部門需求到滿足事業發展需要的兩個根本性轉變。強化編制跟蹤問效。變“被動調研”為“主動摸排”,分4個調研小組深入部門單位對機構編制執行情況和使用效益進行全面評估,深入了解各部門單位對機構職能配置現實需求,協調解決突出問題。截至目前,共征集相關意見建議226條,建立問題清單、逐一銷號整改。強化人才服務保障。設立區人才儲備中心,研究制定《東港區人才儲備中心規范化運行辦法(試行)》,通過政策激勵、政治關心、服務優化,為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成長進步營造良好環境和條件。籌建“海曲智壇”青年人才論壇,確定了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城市經濟等6大課題,進一步集聚人才智力優勢,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