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縣委編辦“三保證”優化鎮街基層治理體系
發布時間:2022-10-19 14:14 瀏覽次數:13617
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鄉鎮街道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五蓮縣通過推進放權賦能落實、創新綜合執法運行機制、做好人才隊伍優化用編保障等措施,簡政放權,創新管理,盤活資源,保證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事情有人辦,切實優化鎮街基層治理體系。
一、“擴權強鎮”找準賦能著力點,保證基層權力給基層,激活鎮街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一)下放行政權力事項,深入推進擴權強鎮。按照“能放則放、宜放盡放”的原則,著力向試點鄉鎮精準賦權、差異化賦權。梳理“城市管理、市場監管、投資、文化、農業”等領域權責清單,根據試點鄉鎮自身優勢和特點,采取“看單點菜”的方式,擬定下放目錄,共放權行政許可47項、行政處罰109項、公共服務9項等186項權限。建立動態審核調整機制,及時調整并公布賦權目錄,嚴禁上級職能部門層層加碼將不該鄉鎮承擔的職責攤派給試點鄉鎮。
(二)推行“一站式”集成審批模式,提升基層行政管理效能。整合社會救助、民政優撫、社會保障等職能,打造鄉鎮街道“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將下放試點鄉鎮的審批服務事項、公共服務事項全部納入便民服務中心辦理。加強服務平臺標準化建設,充分利用“一次辦好”服務網絡,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實現就近辦理、少跑快辦,有力確保下放的審批服務事項接得住、托得起、管得好。
二、“縱橫聯動”優化機構職能,保證基層事情基層辦,創新派駐模式凝聚執法合力
(一)協調建立鎮街執法力量“縱向貫通”機制。進一步理順和厘清“縣城市管理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職責關系和邊界,在向12處鄉鎮街道派駐綜合行政執法中隊的基礎上,協助推動執法中隊進村居、進社區、進網格。深化“網格管理+行政執法”聯動融合,充分發揮街長、網格長和村居社區作用,突出常態、長效管理,實現日常檢查全網格覆蓋,提升城鎮精細化管理執法效力。
(二)探索執法指揮機構“橫向派駐”模式。為解決鄉鎮土地礦產資源領域執法主體多、協調不暢等難題,在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設置土地和礦產資源執法中隊,“橫向”派駐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接受兩個平行部門的雙重領導,負責組織協調鎮街各執法力量聯合開展土地礦產資源領域行政執法工作,同時,建立信息共享及“執法+監管”聯動配合機制,確保工作銜接順暢,進一步提升對鄉鎮各執法主體的指揮、協調工作水平。
三、“資源下沉”夯實鎮街工作力量,保證基層事情有人辦,有效做好人才隊伍優化用編保障
(一)推動編制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堅持優先配備、優先補充、優先安排的原則,積極盤活有限編制資源,加大基層編制資源調配力度。自2019年以來,在編制存量相當緊缺的情況下,采取統籌調劑、減上補下等措施,共為12處鄉鎮街道核增事業編制146名。根據各鄉鎮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進行合理分配,不搞平均主義,把有限資源投入到鎮街高質量發展前沿一線,確保用在刀刃上。
(二)擴大進人計劃改善人員結構。近三年,共為鄉鎮街道安排各類用編進人計劃148名,考錄急需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年輕工作力量。同時,嚴格規范縣內借調鄉鎮工作人員的行為,不得任意以“以干代訓”等各種形式變相弱化基層治理人員力量。為鄉鎮機關事業工作人員考錄、基層農技推廣年輕人才定向培養、在編人員“縣屬鄉用”等工作提供堅實用編保障和政策支持,為鎮街基層一線注入青春力量,有效改善鄉鎮街道干部隊伍年齡結構,確保編制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