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山區委編辦“數字+”模式 深化數字編辦建設
發布時間:2022-10-31 15:26 瀏覽次數:13616
日照市嵐山區委編辦深化“數字+”模式,運用信息化手段,將業務轉化成數字,以數字賦能編制工作,全面打造服務嵐山高質量發展的“數字編辦”。
一、聚焦“數字+統計”促進機構編制常規管理再提質。以實名制數據庫為抓手,夯實機構編制管理數據基礎。一是摸清編制底數。以機構編制核查為契機,全面摸清機構、人員編制底數和人員信息數據,實現全區97個行政機構、222個事業單位機構信息“一庫兩賬”明晰一致,共完成51863人次信息的核對,實現人員信息維護完善、準確。二是實時更新編制信息。明確專人負責實名制系統的維護更新和業務辦理工作,將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和在編人員基礎信息全部納入系統管理,并根據機構、人員變化情況及時做好動態調整,確保實名制數據庫與“三定”規定及機構編制調整文件相一致。定期通過實名制信息系統的“校驗”功能查擺基礎信息存在問題,及時補充完善,確保系統機構編制、人員管理信息全面、細致、準確。今年以來,區委編辦共辦理入減編業務750項,根據組織人事管理現狀,更新、維護實名制指標新信息1030條,為全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規范管理提供了數據保障。
二、聚焦“數字+登記”促進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再提效。用實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系統,實現登記管理數字化。一是堅持“網上審、網上辦”。依托省事業單位登記系統進一步優化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流程,做到需知事項“一次性告知”,確保“一看即懂、一報即準”。對單位“線上”提交的業務申請,第一時間進行“預審”,若提交材料不齊全、填寫不規范的,及時告知申辦者需補充的材料。同時充分利用電話、微信交流群在線答疑,實現業務交流“全時段”,工作指導“零距離”。二是暢通“容缺辦理”渠道。推行“容缺辦理”和“同步提交一次辦結”服務,對無不良信用記錄的事業單位,若其申報材料存在個別欠缺但不影響后續審查,且承諾按規定時限補全的前提下,實行“容缺辦理”;推行年度報告和變更登記兩項業務同步提交、同步一次辦結的工作方式,減少辦事環節,提升服務效率。截至目前,本年度已辦理事業單位法人設立登記3家,變更登記44家,注銷登記6家。
三是聚焦“數字+監管”促進區直部門職能運行再提優。以區級政府門戶網站為依托,用好區級政府部門職責任務清單。一是網上編制職責任務清單。以建立網絡工作群的形式組織區政府28個工作部門進行網上編制部門職責任務清單,根據部門報送的清單、流程圖、工作規范及職責邊界事項協調配合機制,對照部門“三定”規定、權責清單及政務服務事項清單進行審核、匯總、反饋,部門依據反饋及對上溝通對接,修改完善后形成定稿,并按規定程序動態調整,及時增減清單事項,增強清單時效性,將職責任務清單打造成部門辦事的“業務手冊”、“工作字典”。二是網上及時向社會公示。在區政府門戶網站上設立“區級政府部門職責任務清單”專欄,對非涉密政府工作部門的職責任務清單在網上予以公示,8個“三定”涉密部門已通過公開欄等形式進行內部公開。我區共梳理確定28個部門職責任務2002項,繪制流程圖1592張,制定工作規范1576項,優化流程減少環節137項,精簡手續9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