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鎮一體 條塊融合 日照市東港區“六堅持六強化”推動鎮街道管理體制改革落地落實
發布時間:2023-05-12 19:07 瀏覽次數:15378
為著力破解制約基層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日照市東港區在全區推行鎮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著力構建上下銜接、協同高效的區鎮職責履行體系,提升鎮街道、區級部門職能運行效能,實現鎮街道“條抓塊統”工作格局,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強化改革組織基石。機構改革,黨建先行。為確保鎮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順利推進,東港區堅持黨建引領,完善基層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制度,通過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將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相結合、健全黨的基層組織體系等方式,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得到全面準確貫徹落實。
二是堅持試點先行,強化改革示范引領。試點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任務。面對改革“無經驗可借鑒、無路徑可遵循”的現狀,東港區委編辦“摸著石頭過河”,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的原則,充分考慮我區東、中、西不同區域特點,城市與農村、沿海與內地差異化,選擇石臼街道、濤雒鎮、三莊鎮為改革試點鎮,堅持改革不搞“一刀切”,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鼓勵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樹立典型,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路徑。通過試點,為全區面上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三是堅持重塑組織架構,強化體制機制創新。重塑架構,是此次改革的核心和關鍵,打破原有“七辦五中心”框架設置,在12個(經濟發達鎮14個)機構限額內因地制宜設置工作機構,實行“一鎮一策”,機構設置實行“必設+選設”,建立“1+3+2+N”模式,即:1個綜合機構,3個行政機構(黨建辦公室、社會治理辦公室、綜合執法辦公室),2個事業機構(便民服務中心、經濟發展服務中心),N個自選機構,各鎮街道根據各自區域特點自行設置;鼓勵鎮街道精簡壓縮機構設置,精簡壓縮的領導職數作為鎮街道周轉職數使用;同時創新提出編制崗位目錄,統籌行政事業工作力量,根據各鎮街道編制總數,按照“原則上不少于3人”要求,限額管理各工作機構中層領導職數,明確為各工作機構副主任,解決中層備案問題。同時,將原來的“助理、干事”等作為崗位管理,推動人員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
四是堅持推動資源下沉,強化鎮街條抓塊統能力。以《山東省賦予鎮街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事項目錄》為依據,按照“成熟一批、下放一批”原則,根據鎮街道發展水平、區域特點、實際需求和承接能力,分批分類將部分區級執法權限賦予鎮街道,提升工作效能;按照“不拘形式、靈活多樣”原則,通過定點派駐、分片派駐、明確執法聯系人3種方式,將區級綜合執法、市場監管、交通運輸、應急管理等部門原則上80%以上的執法力量下沉到基層執法一線,將下沉人員統一納入鎮街道崗位管理,通過賦予鎮街道日常管理和考核等權力,鼓勵鄉鎮補貼差異化發放,進一步調動下沉人員工作積極性,強化對下沉力量的統一指揮。
五是堅持理順權責關系,強化區鎮職責一體。“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針對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任務繁多復雜,職責牽涉多方的現象,以及在職責銜接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區鎮斷層、條塊分割等體制機制短板,東港區從職責理順入手,逐步構建起職責清晰、銜接高效的區鎮兩級職責一體化運行模式。一方面制定鎮街道“三定”規定,首次以清單方式公布區鎮職責對應關系,明確鎮街道承辦機構及工作責任、區級對口部門單位及職責分工,確保區直部門工作在鎮街道有崗位承接,鎮街道工作能準確找到業務指導部門。另一方面,為進一步為基層減負,成立職責下沉鎮街道準入管理聯席會議,健全完善職責下沉準入機制,避免區級職能部門隨意向鎮街道轉嫁工作任務。
六是堅持數字賦能,強化鎮街智治水平。一是鼓勵有條件的鎮街道建立統一的數字化綜合信息指揮室,實現“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比如,在濤雒鎮社會治理辦公室設立數字化綜合信息指揮室,融合農村社會事業系統、安全監管調度系統、網絡化治理系統等6大系統,構建一室、六系統、一終端的“161”網格化工作體系。二是加強便民服務標準化建設,打造審批規范、服務標準、措施便民、運作高效的綜合服務平臺;三是規范優化政務APP和小程序建設,推動各類政務APP和小程序精簡整合、數據共享,切實為基層“松綁減壓”。